top of page

畜牧業現代化升級:養豬場的轉型之路

已更新:2023年10月13日

Writer: Flemming FENG, Bin HU

Social Media Team: Irina LIN


豬肉是台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民國85年為台灣養豬產業之最高峰,產值高達886億元,位居台灣產值最高的單項農產品,當時台灣也是日本最大的豬肉進口國,由此可見當年國內養豬業的蓬勃發展。


正值台灣養豬規模最龐大之際,民國86年3月台灣爆發口蹄疫疫情,在疾病迅速擴散之下死亡及遭撲殺的豬隻頭數高達400萬餘頭,毛豬交易及價格因此雙雙崩盤並中止外銷,對養豬產業造成莫大的衝擊。爾後台灣加入WTO組織,政府被迫使開放進口美豬,國內養豬業又受到一次巨大的衝擊。養豬業者更面臨到民眾環保意識的抬頭、環保法規以及外界壓力等各種限制影響,台灣養豬場及養豬頭數正逐年下降,養豬場想要持續經營下去就不得不朝向永續發展轉型。


養豬場的生存與轉型


國營企業台糖公司畜殖事業部於2020年7月正式啟用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取得英國標準協會(BSI)全球首張循環經濟豬場認證。園區內,豬舍採全密閉水簾式,並應用負壓及蒸發吸熱的原理促使空氣流通,除了降低豬舍溫度,防止臭味逸散,也能減少人畜疫病傳播,同時豬舍採用高床設計可大量減少清洗豬舍用水。豬舍刮糞設備會將豬糞尿送至園區內的沼氣中心,混合農業廢棄物進行厭氧發酵與沼氣發電。沼液的部分則會經生物技術污水處理後,作為澆灌再利用,處理後的沼渣會送到堆肥舍進行乾燥處理,可成為農田有機肥料。台糖的東海豐循環園區是一個示範型的園區,台糖也邀請青農進場,實地操作、學習現代化豬舍的管理方式,未來可以推廣這套現代化養豬模式,期望改變屏東,甚至帶動全台灣畜殖產業轉型。


此外位在彰化芳苑鄉的漢寶畜牧場是一家企業化經營的養豬場,在養頭數達42,000頭,除了養殖出高品質的豬隻外,整個畜牧場也如同東海豐循環園區採用相同措施,不僅設置沼氣發電設備同時也在牧場的建物上安裝太陽能板發電設備,更投資興建堆肥場將牧場豬隻的豬糞固形物混合廢棄菇包製成有機肥料出售,並將畜牧場的斃死豬於場內的化製機處理。全場除了部分未利用的放流水及員工的生活垃圾外,幾乎沒有廢棄物排出場外,真正達到廢棄物循環再利用。


圖一:漢寶牧場高床式豬舍


值得一提的是漢寶畜牧場將廢水處理場產生的沼氣,除了設置再生能源併網發電增加收入外,同時向環境部註冊了抵換專案取得減量額度(碳權),同樣地場內好氧程序的堆肥場也向環境部註冊了抵換專案,大大地提升了畜牧場的附加價值,為台灣淨零碳排的目標增添了一些貢獻。


畜牧場要達到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除了產出優質的豬肉外,面對外界的壓力,不論在環境面、社會面、治理面都要擺脫傳統思維,發揮本身的優勢,以創造更高的價值。


圖二:漢寶牧場定時都會讓豬出來散步放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