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動態
分享最新碳知識與我們過往案例
搜尋


破解減碳挑戰!石門山攜手產官學揭示企業「淨零一籃子解方」
石門山綠資本與國立高雄大學攜手舉辦「淨零一籃子解方」研討會,吸引近百位企業代表參與,透過產官學專家的實戰對話,為企業找出「可行、可負擔、永續」的減碳解方。
8月6日


你的綠電組合安全嗎?讀懂綠資產管理中的風險與機會-解析2024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交易規則」對市場的衝擊
隨著各國綠電政策不斷演進,區域市場的規則變動,已成為影響企業永續佈局的關鍵因素。特別是中國市場在2024年頒布新規,確立其綠證(GEC)的唯一性,對既有的國際憑證市場帶來衝擊。本文將深度解析此政策變動的背景,並針對企業在面對類似市場整合時,可能產生的風險與疑問進行解答。
8月4日


碳定價的下一步:從國際趨勢看台灣企業的淨零策略-2025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與國際對接策略
南極碳資產管理總監莊昇勳,日前應邀出席環境部「2025國際企業論壇」,針對台灣碳定價的未來路徑,與主管機關深度對話。
會中聚焦於台灣從碳費走向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的規劃,以及國外碳權的採認標準。莊總監並以日本聯合減量機制(JCM)為例,建議台灣可借鏡其模式,允許企業攜回海外的減碳成果進行抵換,為我國的淨零路徑增添彈性與國際視野。
7月29日


【碳權系列-專訪】李堅明教授專訪-中小企業減碳卡關?解答四大挑戰與實戰建議(下)
當企業踏出碳中和第一步,往往才發現挑戰遠比預期複雜。從理念到實踐,常常卡在一些看不見的阻力。企業如何踏上行動之路?
6月13日


減碳成績單,成為供應鏈新門票
在追求永續與淨零的趨勢下,企業不再只看供應鏈的成本與效率,減碳績效也成為關鍵評估指標。
5月28日


【碳權系列-專訪】李堅明教授專訪-中小企業碳中和三步驟:明動機、訂策略、選碳權(上)
透過訪談及多年來業界經驗,分享實務上碳中和的步驟、挑戰及給予中小企業減碳的建議指南。
4月9日


使用再生能源憑證,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有幫助嗎?
許多企業因 RE100 關注再生能源,但政府早已透過法規與政策推動再生能源配比制度(RPS) 發展。
3月11日


出入歐洲港口,航運業如何面對碳稅衝擊,成本又由誰買單呢?
航運納入EU ETS導致成本提升,碳排費將轉嫁到哪?航運業者將會受到哪些挑戰?
2月13日


從紡織業看供應鏈減碳的急迫性?等到被客戶要求就太遲了
從紡織業的舊衣回收到電子業的協同合作,企業的減碳行動已超越環保,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
1月21日


COP29終於落幕!四大重點一次看 齊心迎接高品質碳市場
備受外界高度關注的氣候融資確定加碼至3,000億美元,這次COP29還有什麼重點?
2024年12月31日


COP引領全球碳市場進展
碳市場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重要工具,隨著COP會議推動,也逐漸將行動具體化。
2024年12月4日


為何眾多企業的SBTi承諾目標被移除?
近年來許多企業的SBTi承諾被移除,包括亞馬遜、微軟和寶僑等知名公司,原因有哪些呢?
2024年11月18日


國際再生能源憑證I-REC,為何成為全球企業與跨國品牌的青睞之選?
再生能源憑證I-REC逐漸成為全球企業與跨國品牌的選擇,促進了整體再生能源市場的活躍度。
2024年11月18日


加速企業減碳行動:面對Scope 3挑戰的建議與SBTi標準更新
探討如何有效應對Scope3的挑戰,以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與最新的SBTi標準保持一致。
2024年11月18日


踏上綠能列車,從認識RE100開始 (下)
本文帶領企業探索參與RE100的策略,尋找適合的市場工具,幫助企業更快趕上綠能列車。
2024年11月18日


踏上綠能列車,從認識RE100開始 (上)
許多企業積極響應RE100倡議,加入所帶來的效益到底為何具吸引力?RE100究竟是什麼?
2024年9月23日


生物多樣性不應停留在承諾—企業透過OECM展開行動
全世界為了氣候變遷而爭分奪秒減碳時,另一場無聲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正浮現而出。
2024年9月6日


本土碳權交易全解析:手續費如何計算?
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發布後,本文將解讀未來企業於採購上所需收取之手續費!
2024年8月14日


拉開台灣自然碳匯序幕—本土減碳方法學
自然碳匯作為2050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行動之一,近年來備受矚目,閱讀本文了解未來的可能性!
2024年8月8日


碳費不必硬扛,從容應對—自主減量計畫xSBTi
為協助企業邁向淨零,台灣環境部也在現有的機制下參考國際作法,提出低碳轉型的緩解機制!
2024年7月31日
Anchor 1
bottom of page